铸件粘砂的原因是什么?
铸件粘砂的原因有:(1)在高温条件下,石英与合金中的碱性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铬)发生相互作用。
(2)石英的纯度不够,含有氧化钙、氧化铁等,这些物质在高温下会化学附着在石英上。
(3)浇注温度过高,超过熔模的耐火度,造成熔模在铸件表面烧结。
(4)熔模中的低熔点杂质在高温下烧结在铸件表面。
消失模铸造中铸件粘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求解答。 。
砂附着力分为机械砂附着力(又称渗透砂附着力)和化学砂附着力(又称烧结砂附着力)两种。它是消失模铸造中常见的表面缺陷之一。
常出现在铸件的底部或底部,以及模具的热点和松动部位。
在消失模铸造中,由于真空抽吸和高温铸造的作用,金属液的渗透力比砂型铸造强得多,很容易将涂层渗透到铸型材料中。
因此,很容易产生粘砂。
粘砂原因: 1)真空率太高。
2)浇注温度过高。
3)如果涂层太薄,或者涂层成分不理想,铸件就容易产生砂粒。
4)模型表面质量较差。
5)砂子浇注不紧或不均匀。
6)造型材料粒度太粗。
7)盲孔、凹坑等未采用自硬砂处理,未采用冷铁镶边。
防止粘砂的技术措施: 1)必要时增加涂层厚度(如铸造钢铸件、大型铸铁件和内孔铸件),可涂三层涂层,以提高耐火材料的耐火性能。
涂层选择 为了获得最佳的涂料配方,涂层必须均匀且厚度适当。
2)合理控制真空度和浇注温度。
为了保证铸造顺利进行,真空度和铸造温度应尽可能保持较低,以防止高温金属液的渗透。
3)内孔或其他难以清理的地方,可采用耐火度稍高的树脂砂、嵌有水玻璃或冷铁的砂。
4)改进切削刀具和图案加工方法,提高图案表面光洁度。
5)改用细砂或调整粒度。
铸件粘砂的原因是什么
1、足够的压力使金属液进入砂粒之间的金属液高静压头。这是铸件浇注的高度和浇注系统产生的压力。
如果压力超过砂粒间隙之间的毛细管现象形成的阻力压力。
,会形成机械粘砂。
如果静压顶超过500毫米,且铸型砂比较粗,大多数情况下机械砂会粘住,除非涂漆。
上式还表明,粒径越大,砂粒粒径越粗,胎体毛越小,机械砂越容易粘住。
2. 铸模内熔融金属流动产生的动态压力。
3.模具“爆炸”或“窒息”。
即,插入模具时释放的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并被炽热的熔融金属点燃时产生的动压力。
4、一旦机械砂开始粘住,即使压力降低,熔融金属的进入也会继续,直到进入熔融金属的前缘凝固。
也就是说,只有当熔融金属的温度低于固相线温度时,熔透才能停止。
5、化学粘砂最常见的原因是湿法造型、制芯所用原料的耐火度和烧结点较低; 混合不充分、未涂覆或煤粉或代用品使用不当; 浇注过多会造成炉渣进入模具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