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径与电流的关系
一般方法:首先记住两点1. 一根平方铜芯线可通过4A电流。2.P = UI(功率=电压*电流) 示例:某家庭有一台4400W的电器。
算法:由p = ui, i = p/u = 4400/220 = 20a20/4 = 5 答案:5平方米线。
日常生活中没有5平方的线,所以发生在6平方米上。
电工如何计算线径与电流的关系
电线的横截面区域确定其通过的电流,并且可以根据所需的电流选择电线的相应直径。在正常条件下,对于面积小于10平方毫米的铝线,方形毫米可以乘以5。
如果这些是铜线,则必须将其增加一个水平。
例如,应将2.5平方米的铜线视为4平方米。
对于面积超过100平方毫米的电线,将横截面面积乘以2。
乘以4毫米小于25平方毫米的区域,乘以35以上的面积平方毫米,乘以2.5,对于70平方英毫米和95平方毫米。
这些公式很容易记住,但是它们仅用于参考,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对于室内使用的电线,相对安全的选择是铜线,横截面小于6平方毫米,电流不超过10毫米每平方毫米,铜线为1.5正方形或带有铝线的铜线2.5正方形的横截面。
电线的长度在10米以内,电流密度为6A/mm2,长度为10-50米-3A/mm2,长度超过2A/mm2; 500米,小于1A/mm2。
因此,在较近的距离处,您可以选择4平方米的铜线或6平方米的铝线。
如果电源距离达到150米,则建议使用具有4平方米面积的铜线,因为电线的全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并且与电线直径成正比。
可以根据特定公式计算导体的横截面区域:对于铜线,S = IL/54.4*U`对于铝线,S = IL/34*U`对于铝线。
公式中的i是电线(a)中的最大电流,l是电线的长度(m),u是允许的功率下降(b),而s是横截面的区域金属丝。
(MM2)。
应该注意的是,必须根据系统中设备电压的要求(例如检测器),全面考虑电压U的下降。
计算区域横截面应四舍五入。
允许电流负载与铝芯导体截面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公式:“二半乘以九,上减一,直走。
三十五乘以三半,两两减五分。
我们讨论的是绝缘导体横截面为 2.5 平方的铝导体。
” 毫米及以下。
目前的负载能力约为节数的9倍。
从4平方毫米及以上开始,承载能力的倍数与导线截面数的比值应向线数增加,倍数逐渐减少1。
公式“情况变化时加折扣”高温升级铜,折扣10%”的意思是,如果导体长期处于环境温度超过25℃的地区,则载流功率必须降低 10%; 如果采用铜芯绝缘。
该电线的载流能力略高于同规格的铝线。
可以计算出比电线大一号的电线的载流能力。
铝线按上述方法计算。
铜线的线径与承载电流有什么关系?
铜线直径与电流的对照表如下:
1 对于1.5、2.5、4、6、10mm2的电线,横截面积为。
面积可以乘以5倍。
2 对于 16 和 25 mm2 电缆,横截面积可乘以 4 倍。
3 对于 35 和 50 mm2 电缆,横截面积可乘以 3 倍。
4 对于70和95mm2的电缆,横截面积可乘以2.5倍。
5 对于120、150和185 mm2的电缆,横截面积可乘以2倍。
6 功率P=电压U×电流I=220伏×18安=3960瓦。
扩展信息
电缆本身的性能是影响电缆载流能力的内在因素增加电缆的线芯面积、采用高导电材料、采用耐高温、导热性能好的绝缘材料、降低接触电阻等。
可增加电缆的载流量。
1. 增加芯线面积以增加电缆的载流量。
线芯面积(导体截面积)与载流能力呈正相关,一般铜线的安全载流能力为5~8A/mm2,铝线的安全载流能力为5~8A/mm2。
。
3~5A/mm2。
2 使用高导电材料以增加电缆的承载能力。
如果用铜线代替铝线,相同规格下载流能力可提高30%。
银线甚至用于某些要求较高的情况。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电缆载流量